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龙城市民云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印发柳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09-09-01 15:30

  • 字体大小:[]

  • 背景颜色:

  • 评论:

内容导航:

柳州市人民政府

 

柳政办2006140

———————————————————————————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印发柳州市环境污染

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

 《柳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实施。

 

 

 

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柳州市环境污染

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

 

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规范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 总则

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规范我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建立高效、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以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及救援工作为重点,建立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协调一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

1.2基本原则

1.2.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响应与联动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1.2.2政府负责、部门合作

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负责。各部门按照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的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我市的整体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

1.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实行市、县区、企业三级负责制;根据突发事故的级别,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

1.2.4依靠科学、快速反应

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与救援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与救援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广西壮族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环境保护条例》

《广西壮族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新闻发布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柳州市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辖区内的生产企业、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场所,以及发生在本市范围内因意外因素而使环境受污染,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涉及跨地市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与辐射环境污染事故除外),具体包括:

(1)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燃烧、爆炸和大面积泄露、扩散等污染事故。

(2)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事故。

(4)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2 组织机构及有关部门职责

2.1应急处置与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2.1.1应急指挥机构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市人民政府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由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担任。

指挥部成员,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由以下部门(部分或全部)的主要领导组成: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经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安监局、柳州海事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柳州军分区、武警市支队、市消防支队、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等部门。

2.1.2主要职责

领导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制定控制措施,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调动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置、现场救援、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等工作。

各县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本辖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各项工作。

2.2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各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下设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若干个应急工作组,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工作组在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2.2.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主任由市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开展日常的监督、检查及演练活动;当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立刻组织开展应急与救援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与救援预案中对应的职责,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及各项工作的落实,保障整个应急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信息。

2.2.2污染事故调查处置组

污染事故调查处置组内设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置小组和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调查处置小组。

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由市环保局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成员由市监察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事局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

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由市海事局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成员由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参与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污染事故的现场调查、取证及污染现场监测工作;对事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会同有关部门对污染损害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处置和防范措施,控制及最大限度的减轻污染及损害。

2.2.3应急救援处置组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公安工作的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柳州军分区、武警市支队、市消防支队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队伍,救援、疏散受污染事故伤害、威胁人员;清理事故现场。

2.2.4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组

组长由卫生局行政一把手担任,成员由市商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救治受伤人员,负责污染区和疏散区疾病预防工作和污染区的消毒工作;做好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设备的准备工作等。

2.2.5治安、交通和通讯组

组长由公安局行政一把手担任,成员由市交通局、市消防支队、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组成。

主要职责:维护社会治安,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做好污染区域的交通管理工作,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打击各种违法活动。

2.2.6后勤生活保障组

组长由民政局行政一把手担任,成员由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组成。

主要职责:妥善安排因污染事故转移、疏散群众的生活,筹集、发放救济物资等工作。

2.2.7应急资金保障组

组长由财政局行政一把手担任,成员由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置,落实救援资金,确保突发污染事故处理所需的装备、器材和经费。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级

根据已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状态级别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四级。

3.1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级),是指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无人员伤亡的。

3.2较大环境污染事故(级),是指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2)造成重伤5人以下,或中毒30人以上;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是指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包括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

(2)造成人员死亡5人以下,或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

(3)区域生态环境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活环境受到破坏;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3.4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是指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包括500万元)以上;

(2)死亡5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或中毒100人以上;

(3)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
4.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
  根据《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和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信息报告要求报告。
 4.1.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
  县级(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环境监察及环境监测机构;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部门。
  (2)责任报告人
  在现场执行任务的环保专业人员;
  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
4.1.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责任报告单位及人员发现或获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立刻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1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确认。
  初步确认为较大、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向市政府及上级环保部门报告,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在48小时内报市政府及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12小时内报市政府及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在6小时内报市政府及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同时报告国家环保总局,并随时报告事故势态进展情况。
4.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内容及形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速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确报可通过电话或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速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大小、人员受害情况、事故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确报是指在速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初步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是指在确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5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评估与确认
  成立由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环境评价专家、化学化工专家、环境评估专家、防化专家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评估咨询专家组。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类别、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开展事故快速评估与决策咨询。
5.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评估
5.1.1评估内容:
明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和类别,预测可能涉及的污染范围、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群健康或环境的影响;确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级别;评估现有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得当,应急能力是否达到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求等。
5.1.2快速评估步骤:通过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地区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并迅速对现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提出评估意见,为技术行为和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5.1.3决策咨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评估专家组对快速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应急处置措施的改进意见,并对行动方案做出决策咨询。
5.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确认
  一般及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由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确认;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由市人民政府与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联合组织专家组进行确认;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与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人民政府联合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确认。

6环境污染事故的响应程序

根椐发生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的等级,其响应程序分别为:

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故(级),启动市或县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发生较大环境环境污染事故(级)。启动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市人民政府和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环境保护部门。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级)或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级),启动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及时向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环保部门及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人民政府报告,申请启动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援。超出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请求国家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国家应急预案。 

7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通报与信息发布

建立应急情况报告、通报制度,建立准确、透明、适度、科学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发布制度。

市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新闻发布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由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授权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发布,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事故信息。

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终止

8.1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成立的条件已经消除;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基本消除,无继发可能;

(3)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健康与环境再次遭受危害;

(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8.2应急终止的程序

(1)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咨询组调查论证,确认突发事故已具备应急终止条件后,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接到环境应急指挥部的应急终止通知后,由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人员及设备有序撤离。

9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保障

9.1组织保障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需要,市、县两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管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准备、报告、协调管理等各项工作。

9.2技术保障

9.2.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专家咨询库

建立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库,确保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能迅速成立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专家咨询组,为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专家咨询组的职责是:

(1)了解掌握国内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2)综合评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的建议。

(3)指导、调整和评估应急处理措施。

(4)参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总结评估。

9.2.2现场应急环保专业队伍

由环境监察、环保监测、环保科研人员组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动队。作为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常备重要力量,随时能够处置突发事故,参与和指导事故发生地环保部门开展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机动队的主要职责是:

(1)应急监测分析,确定污染类别、程度、范围。

(2)进行现场调查、取证、评估及上报工作。

(3)根据调查结果及专家意见,确定应急处置的技术措施。

(4)督导各项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

(5)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业务培训和咨询等。

9.2.3培训和演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常备队伍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9.2.4信息系统

建立适合我市需求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与指挥调度的技术平台,承担全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应急响应等工作。

9.2.5科研和交流

积极开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相关的防治科学研究,做到技术上有储备。同时,开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我市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整体水平。

9.3后勤保障

9.3.1装备保障

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专家数据库和环境、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消除污染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9.3.2经费保障

环保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逐年提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建设的资金计划,包括学习培训及演练经费,保障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转经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经费及专家咨询费等,按程序审批后,所需经费每年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9.4社会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应急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知识的专业教育,宣传环境应急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9.5纪律保障

  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各有关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责积极采取响应措施,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如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在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9.6奖励措施

  对在处理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防止或挽救应急事故有功,有效减少污染造成的国家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对提出有效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有其他特殊贡献的实施奖励。

10 各类具体工作预案的制定

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各县和有关部门要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类别等不同,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或工作方案(即部门应急预案)。

1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环境  应急  预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委宣传部。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1222印发

(共印80份)

打印 关闭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承办单位: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4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5009280号

管理维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