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网站支持IPv6

“我是柳州人,我幸福!”

——深度报道《柳州惊奇》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之一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1-04-23 11:06 浏览量: 【字体:

4月19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长篇调研报道《柳州惊奇——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报道了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创新能力,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的探索实践。

报道刊出后,在我市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在“柳州1号”APP转载该报道的链接下,不少网友留言“骄傲!”“这,就是柳州!”“即使天生丽质也要后天保养,柳州加油!”对于柳州的生态环境,网友“风寒日落”说:“我是柳州人,我幸福!”

网友“Almost sir”表示,“作为柳州仔,我曾有幸在火力发电厂脱硫整改工程中效力过。咱的山水,咱出力,咱自豪!”网友“5KM”说,“整篇文章读下来,发现了一个成功用工业化思维转型升级的城市典范”。网友“方毓”说,“原来经济文章也可以写得诗情画意,可见,调研的过程也是被感染的心路历程”。

“过去喜欢窝在家里打麻将,现在喜欢沿着百里柳江散步。”在柳州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黄胜煜感慨地说。在他看来,柳州既有工业城市的拼劲,又有山水城市的宜居。这让柳州特别有魅力。

黄胜煜眼中水清岸绿的美景,离不开一群青年志愿者的默默守护。

“每条河流都有河长管理,但不能只有河长管理,我们也应该为保护河流奉献力量。”作为土生土长的柳州人,对于柳江,刘俊良有着天然的热爱。2018年,团市委发布了“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的号召,他当即报名,成为我市最早一批参与保护母亲河、助力河长制志愿服务的青年。

“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河岸边的垃圾越来越少,柳江水质也越来越好了。”刘俊良介绍,柳州“河小青”的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了现在的近7000人。

20多年前,这样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春日画卷,还是柳州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中美景。

“以前我们的锅炉工艺落后,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废气难以散去,让柳州的雨都变成了酸雨。”88岁的柳钢退休职工匡家云,于1958年响应号召到柳钢工作,他见证了21世纪初柳州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要柳钢还是要柳州”的大讨论。

匡家云回忆,为了搞发展,也为了生存,柳钢探索出“以废治废”的法子——用焦化自产的氨水做脱硫剂脱除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让过去烟囱中的“大黄龙”销声匿迹。

柳州,这块富饶的工业土壤,不仅走出了柳钢等一众制造业“大咖”,还让一碗小小的柳州螺蛳粉孕育出了大产业。短短6年多时间,袋装柳州螺蛳粉产业从无到有,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10亿元。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荣洞村的韦喜恒,大学毕业后,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回乡创业。他说:“柳州螺蛳粉产业越做越大,我们种植的毛木耳作为螺蛳粉的原材料,销量根本不用愁。”

柳州惊奇,体现在工业行稳致远,体现在生态优良宜居,体现在民生普惠红利。正如“柳州1号”APP,网友“赶路人”所说:“在工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路上,柳州决不会停下脚步。”

返回 柳州要闻

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搜索

——深度报道《柳州惊奇》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之一

“我是柳州人,我幸福!”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1-04-23 11:06

4月19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长篇调研报道《柳州惊奇——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报道了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创新能力,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子的探索实践。

报道刊出后,在我市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在“柳州1号”APP转载该报道的链接下,不少网友留言“骄傲!”“这,就是柳州!”“即使天生丽质也要后天保养,柳州加油!”对于柳州的生态环境,网友“风寒日落”说:“我是柳州人,我幸福!”

网友“Almost sir”表示,“作为柳州仔,我曾有幸在火力发电厂脱硫整改工程中效力过。咱的山水,咱出力,咱自豪!”网友“5KM”说,“整篇文章读下来,发现了一个成功用工业化思维转型升级的城市典范”。网友“方毓”说,“原来经济文章也可以写得诗情画意,可见,调研的过程也是被感染的心路历程”。

“过去喜欢窝在家里打麻将,现在喜欢沿着百里柳江散步。”在柳州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黄胜煜感慨地说。在他看来,柳州既有工业城市的拼劲,又有山水城市的宜居。这让柳州特别有魅力。

黄胜煜眼中水清岸绿的美景,离不开一群青年志愿者的默默守护。

“每条河流都有河长管理,但不能只有河长管理,我们也应该为保护河流奉献力量。”作为土生土长的柳州人,对于柳江,刘俊良有着天然的热爱。2018年,团市委发布了“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的号召,他当即报名,成为我市最早一批参与保护母亲河、助力河长制志愿服务的青年。

“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河岸边的垃圾越来越少,柳江水质也越来越好了。”刘俊良介绍,柳州“河小青”的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了现在的近7000人。

20多年前,这样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春日画卷,还是柳州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中美景。

“以前我们的锅炉工艺落后,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废气难以散去,让柳州的雨都变成了酸雨。”88岁的柳钢退休职工匡家云,于1958年响应号召到柳钢工作,他见证了21世纪初柳州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要柳钢还是要柳州”的大讨论。

匡家云回忆,为了搞发展,也为了生存,柳钢探索出“以废治废”的法子——用焦化自产的氨水做脱硫剂脱除烧结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让过去烟囱中的“大黄龙”销声匿迹。

柳州,这块富饶的工业土壤,不仅走出了柳钢等一众制造业“大咖”,还让一碗小小的柳州螺蛳粉孕育出了大产业。短短6年多时间,袋装柳州螺蛳粉产业从无到有,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10亿元。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荣洞村的韦喜恒,大学毕业后,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回乡创业。他说:“柳州螺蛳粉产业越做越大,我们种植的毛木耳作为螺蛳粉的原材料,销量根本不用愁。”

柳州惊奇,体现在工业行稳致远,体现在生态优良宜居,体现在民生普惠红利。正如“柳州1号”APP,网友“赶路人”所说:“在工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路上,柳州决不会停下脚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