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龙城市民云

柳州市卫生健康委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印发《柳州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工作指南》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9-07-08 10:11       来源: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字体大小:[]

  • 背景颜色:

  • 评论:

内容导航:

  各县(区)卫生健康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社会事务局,市属医疗卫生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及2019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我委制定了《柳州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工作指南》,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快推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看病就医关键小事做起,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高度认识到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着力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加快形成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特别是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示范)单位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工作中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 

  二、细化方案,明确责任 

  各医疗机构要以推动本次改革任务为抓手,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持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安全。每一项工作都要确定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确保按时完成。 

  三、强化宣传引导 

  各医疗机构要广泛宣传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的重要意义、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切实保障改革各项任务顺利实施。要积极树立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附件:《柳州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工作指南》 

    

    

  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75  

    

    

    

 
 

  柳州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工作指南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及2019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现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看病少排队 

  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整合打通各类网上预约服务终端,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优先向下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放,积极引导推广分时段预约挂号,有效改变医院挂号排长队现象。 

  (一)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支持诊间、电话、自助机、网站、手机端等多途径的预约方式,医院普通、专科和专家门诊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到80%以上,开放号源进入统一预约号源池,供各种预约途径共享。医院要优先保证柳州市预约诊疗系统、医院现场预约号源。各种挂号方式不得与营利性单位或个人合作。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二)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医院要根据各科室特点和各位医生接诊时间的不同,分时段合理设置门诊号源,每个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实现分时段就诊。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三)完善预约管理服务。建立退号与爽约管理机制,优化停诊、替诊的通知反馈及重新预约安排。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四)多举措缩短排队时间,现场挂号排队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五)全面推行实名制就医。建立全市统一的“就医一码通”身份认证体系和服务网络,实行实名制就医,并贯穿就医诊疗、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支付结算、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等各类场景,为公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管理服务。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六)设立专窗,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服务。 

  完成时间:市属及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二、付费更便捷 

  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诊间结算手段、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移动终端医疗费用结算,有效改变医院付费排长队现象。 

  (一)医院门诊提供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移动终端结算等费用结算方式;病房提供自助结算、病区(或床边)结算、移动终端结算等费用结算方式。 

  (二)医疗机构支付系统要具备身份识别、费用结算、移动支付、医保结算等多项功能。具备线下、线上实名认证功能,支持“就诊一码通”、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户口本、护照等不少于3种的身份证件识别方式。 

  (三)提供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会保障卡)、“就诊一码通”等多种支付途径。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20年6月底前完成。 

  三、检查少跑腿 

  全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面提供检查检验结果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全面推广B超、CT、MRI、胃镜、肠镜等分时段预约检查服务;让患者检查检验少跑腿。 

  (一)对各类普通检查,医生开具的单个检查项目由诊间或自助预约,多个检查项目或有复杂告知的检查项目由诊间或统一的预约中心预约。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将各项检查预约项目安排在一次性完成,让患者少跑腿。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20年6月底前完成。 

  (二)对B超、CT、MRI、胃镜、肠镜等采取分时段预约检查并精确到半小时之内,分时段预约检查占总检查量的80%以上。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20年6月底前完成。 

  (三)完善预约管理服务,建立爽约管理机制。 

  完成时间:市属及县级医疗机构2019年年底前完成 

  (四)检验报告全面实现电子化,患者取得纸质诊断报告的同时,也能够获取电子化的检查结果,并开展推送提醒服务。 

  完成时间:市属医疗机构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医疗机构2020年6月底前完成。 

  (五)提供检验检查方式网上查询、在线推送或短信提醒、APP查询等,不少于两种方式。 

  完成时间:市属公立医院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公立医院2020年6月底前完成。 

  四、住院更省心 

  积极推进出入院“一体化”服务,成立入院接待中心,统一办理入院所需的包括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前检查检验等各类事项;在病区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出院所需的费用结算、出院小结和自助发票打印等“病区服务”。在三级医疗机构积极推广日间服务,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 

  (一)医疗机构要在合适的场地建立具有一站式服务功能的入院接待中心。完成住院预约、入院缴费、入院检查检验安排等工作。 

  (二)完善病区后勤服务,包括病区就餐和病区躺椅租赁服务。支持在人工柜台、移动结算设备、病区自助机等不少于2种方式完成餐费充值,通过移动支付、自助机、现金等不少于2种途径进行订餐及陪客躺椅预约、自动计费。 

  (三)完善出院结算服务,支持在人工柜台、病区护士站、病区自助机及移动结算设备等不少于2种途径完成出院费用结算;提供发票、住院清单、出入院小结等自助打印服务,支持扫结算单条码、社会保障卡、“就诊一码通”等途径进行身份验证,方便患者在自助打印机自助打印相关票据。 

  (四)三级综合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设立日间手术主管部门,建立日间手术相应制度和流程(包括医师准入标准、患者准入标准、手术准入标准、入院前评估、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出院后随访、应急预案等),确定手术病种,有标准化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进行日间手术工作量标准化统计,并对临床监控指标进行日常监控。 

  完成时间:市属三级医疗机构2019年10月底前完成。 

  五、“一站式”服务更贴心 

  推广医务社工服务,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撑服务;推广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设立投诉沟通中心,提供集医疗投诉、纠纷咨询、沟通为一体的医患关系相关服务;设立综合服务中心,提供轮椅等租借、小件物品寄存、病历复印、相关证明审核盖章、医保政策咨询等一揽子服务。 

  (一)开设门诊综合服务中心。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疗咨询、导诊和分诊。提供医保相关业务咨询及办理、当日病假条审核盖章、轮椅租借、病历资料复印(或在线推送服务)、失物招领、协助自助血压测量、患者小件物品临时寄存(寄存柜)等服务。 

  (二)开展医务社工或志愿者服务。制定并完善志愿者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志愿者权益内容、激励措施及培训考核等),加强志愿者岗前及日常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要包括志愿者服务规范和服务内容、医院各部门分布、手卫生、院感控制、心肺复苏和消防安全等。根据医院特色和需求设立志愿者专业化岗位。 

  (三)设立医患沟通中心。制定完善医患沟通相关制度,合理设置相应的办公场所,配备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的专职人员,提供相关人员的医患沟通、医学法律法规、患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理念等专业培训。提供电话、网络、意见箱等多种投诉途径。 

  (四)设立检查预约中心。根据医院运营情况,配备专职人员,经医学知识、服务礼仪、电脑操作等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设检查预约服务台若干,方便患者预约申请。医院信息系统具备各类检查预约功能,完善预约检查服务,实现医技科室信息共享。 

  时间要求:2019年10月底前,市属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提供一站式投诉沟通和各项综合服务;2020年3月底前,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提供一站式投诉沟通和各项综合服务。 

  六、配药更方便 

  推进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抗菌药物除外),采购配送统一,实施慢性病长处方规定,方便群众就近配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药物,减少跑大医院次数。积极推广中药饮片代煎配送到家服务。 

  (一)统一医联体内药品供应目录,让慢性病患者能在基层配到所需药品。县域医共体内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药品实行统一采购和配送。 

  时间要求:2019年年底前,所有县(区)开始实施。 

  (二)开展慢性病患者长处方配药服务。按照慢性病长处方管理有关要求,医生对申请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每次可开具4-8长期处方,随药品同时发放慢病连续处方安全告知书给予患者相关药品储存、病情监测、不适随诊提醒等。首次连续处方必需在实体医疗机构门诊诊间开具续方申请需在药品剩余量小于3天时提出申请。 

  时间要求:2019年年底前,以县(区)为单位,全部建立慢性病长处方制度。年底前,能够提供规定慢性病长处方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70%以上。 

  (三)开展中药饮片代煎、药物配送到家等服务。医院根据病人提出的代煎、配送等服务需求,开展病人信息核对、费用结算、信息告知等,由医院或第三方机构提供代煎和配送服务。 

  时间要求:2019年底前,市属医疗机构全部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到家服务;2020年6月底前,县级医疗机构全部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快递配送范围内)。 

  七、急救更快速 

  推进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相关专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建设,为中风、心肌梗塞、外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等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一)建立院前院内信息共享和互通系统,建立院前院内工作联系网络(微信群等),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持续推进全市院前急救站点建设特别是基层急救站点的建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打造10分钟出诊到达急救圈。 

  (三)救护车上配置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在全市救护车标准配置的基础上增配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呼吸球囊、相关专用药物,以满足胸痛、卒中、新生儿等急危重病人救治的需要。有条件的可配置新生儿保温箱、新生儿专用呼吸机。 

  (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妇幼专科医院设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疗机构五大中心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立,并签订院前院内救治合作协议,所有合作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保证第一时间收治患者。 

  (五)在五大中心建设基础上,建立院内多学科分工协作及诊疗机制,确定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相关业务科室,加强各科室间的沟通合作,实现急诊患者全程管理及有效救治、快速会诊和迅速转运。 

  (六)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急诊科实行24小时连续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病人是否进入绿色通道由急诊科值班医生决定实施,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先诊疗,后付费。 

  时间要求:2019年底前,市属三级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的比例达到70%;2020年底,达到100%。2019年底前,每个县(区)至少有一家县级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八、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 

  推广“互联网+”母子健康服务模式,优化分级诊疗,通过远程服务协同资源,开展新生儿照护服务,开展家庭远程照护服务,提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和视力筛查质量,为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政策宣传、服务提醒、业务咨询、健康指导、互动交流等母子健康服务。 

  (一)推广“互联网+”的服务内容,通过远程服务协同资源,优化分级诊疗,开展新生儿照护服务,开展家庭远程照护服务,提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和视力筛查质量。 

  (二)为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政策宣传、服务提醒、结果查询、健康指导、互动交流等母子健康服务。包括政策宣传:宣传生育全程服务各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惠民措施,提高群众知晓率;服务提醒:主要提供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的日期提醒、医师就诊信息提示和网上预约等功能;结果查询:有效整合生育服务过程各环节信息,提供历次保健信息、分娩信息、预防接种等信息清单式查询;健康指导:设专栏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相关知识,引导健康生育行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互动交流:开设优生保健、孕妇学校、育儿课堂等方面的网上课堂,专家授课普及相关知识,提供线上咨询和答疑,开展服务对象与责任医生的线上互通服务。 

  时间要求:2019年底前,“互联网+”母子健康服务对当年建档的服务对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九、转诊更顺畅 

  依托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将预约转诊信息系统端口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家庭医生为需要转上级医院的接诊患者主动提供优质转诊服务,包括介绍符合患者诊治需要的上级医疗资源,帮助患者预约挂号,必要时协调联系上级医院落实转诊相关事宜。 

  (一)推进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之间)的分级诊疗职责,制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目录、双向转诊技术规范、转诊流程等有关制度。 

  (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成立双向转诊办公室或指定具体科室,落实人员负责双向转诊有关事宜,保证转诊通道畅通,确保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安排和处理。 

  (三)依托柳州健康服务平台,完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化双向转诊平台,应具备可追踪、可调控、可监管等功能,能实现分时段预约、精准上转和下转等服务流程。 

  (四)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通过柳州健康服务平台将门诊号、住院床位、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号源提前下放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安排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患者。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尚未建成的县(区),要通过适宜渠道将县级及以上医院的门诊号、住院床位、医疗设备检查号源提前下放给基层。 

  (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为有转诊需求的患者预约专家门诊、预约医疗设备检查、联系住院床位,实行精准转诊。 

  有床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收并优先安排县级及以上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及时接收县级及以上医院出院病人信息,及时安排随访管理。 

  时间要求:2019年9月底前,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双向转诊各项制度,建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通道。2019年底前,县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号源、住院床位、医疗设备检查号源实现提前下放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中,由家庭医生提供转诊服务的比例至少达到10%以上。 

  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根据相关服务规范和质量监管标准,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用药咨询、药物配送等服务。推广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处方审核等共享中心建设,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一)全面推广远程医疗应用,满足基层患者就诊。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病理、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各类远程医疗应用,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诊疗模式,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二)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统一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和业务协同工作,为群众获取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提供统一集中的路径和窗口,平台与各医疗机构进行对接,提供互联网问诊服务,并根据“基层首诊,急慢分诊”的原则开展精准上转和下转服务。 

  (三)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具体病种由各医疗机构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确定)的在线复诊服务(严禁在互联网上进行初诊),以信息互联互通为基础,开展互联网医疗处方开具及药品配送服务。医生在掌握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网络问诊后,可以开具电子处方,由药师在线审核处方,患者在线支付药费(医保在线支付),最后由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根据处方进行药品配送服务。 

  时间要求:2019年底前,市级三级医疗机构要全部开展本院复诊病人常见病、慢性病的网上诊疗活动,并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础上,提供检查检验报告解读、药物配送等服务,同时能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等健康服务;2020年6月底前,每个县至少一家县级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服务。 

打印 关闭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承办单位:柳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4号

主办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

桂ICP备05009280号

管理维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