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

网站支持IPv6

柳州供电局:创新“三剑客”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06-06 11:22 【字体:

  广西新闻网柳州2月14日讯(通讯员陈钦荣 邹振远)近年来,柳州供电局的13个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在党政工团的大力支持下联动创新,形成“蜂巢效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涌现出“最美柳州人”黎玉庭、“点石成金”的刘秀雄、“偷懒专家”陈永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创客。13个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先后有25项技术创新成果荣获国家专利,4项成果荣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二等奖;112项成果荣获南方电网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


  柳州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作业师 广西壮族体球网,足球即时比分劳动模范 黎玉庭 资料图

  “最美柳州人”——黎玉庭

  “这个设备真方便,又快又安全!”从沿海抗击台风前线到桂北山区,广西电网公司系统各兄弟单位的同事都为“这个设备”点赞。大家口中的“这个设备”就是黎玉庭研发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大、倾注感情最多的发明——“直流试送仪”。

  说起这套设备,它的研发过程颇具传奇。

  从事电力抢修工作30年的黎玉庭深知,影响供电可靠性最大的因素是配电网故障抢修,其中故障排查又占了大头。在阴雨天气进行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根本无法使用传统摇表来判断线路是否存在故障。而且,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下,遇到抢险救灾,山洪、塌方,都对抢修人员造成威胁。他暗下决心,要发明一种设备安全、快速确定故障位置。

  然而,图样太过复杂,没有厂家能够做出模具;元件制作精度不够达不到理想效果……问题接踵而来,不仅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对研发者意志的磨练。经过无数次地推倒重来、无数次地修改设计、无数次地改进,黎玉庭与同伴结合高电压试验技术、电力电缆维护技术、配电线路等相关知识,成功制作出了“直流试送仪”。

  经过8次改进,目前“直流试送仪”成功实现产品化,并在广西电网56个基层班组实际应用,其在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优异表现获得“点赞”无数,故障排查平均用时从4小时30分钟下降到1小时20分钟,一次送电成功率达100%,被誉为“配电故障排查神器”。

  现在,“这个线路用直流试送仪送过没。”已经成了各单位调度操作的非标准“口令”,只有用直流试送仪测试合格的线路,调度才允许恢复供电。而每当听到这句话,忙碌中的黎玉庭都会倍感开心。黎玉庭从很早起就尝到了创新带来的甜头。刚参加工作在输电,架空放线是输电线路作业中的家常便饭,粗实沉重的导线让当时体重只有90斤的黎玉庭难堪其重。几番琢磨,他发明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小工具:把导线一头绑在横担,另一头连接架空地线,利用螺旋原理用扳手一搅,导线就上去了。类似的小发明让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让他成为深受员工观迎的人。

  2013年,为进一步鼓励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技术发明,柳州供电局成立“黎玉庭劳模创新工作室”,希望发挥黎玉庭的创新技术特长,带动局里年轻人的创新热情。日渐浓郁的创新氛围和工作室的平台支持,黎玉庭焕发了“职业第二春”,他成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头羊”。“我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就喜欢琢磨电力设备和工具,想方设法增加安全性,提高效率。”黎玉庭说。

  多年来,黎玉庭和团队创新硕果累累:研发的“直流试送仪”在历次救灾抢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社会效益更是无可估量;“高压电缆护套管内故障精确定位装置”“高压电缆专用尼龙包箍”等成果不仅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以他名字命名的黎玉庭劳模工作室被誉为“南方电网最好的劳模工作室”,先后完成创新项目15项,获国家专利6项,成为柳州供电局技术创新的“金字招牌”;黎玉庭还被评为“最美柳州人”。


  柳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缆班班长 南方电网公司劳动模范 刘秀雄 资料图

  “点石成金”的创新大师——刘秀雄

  在同事和亲朋的眼里,刘秀雄风趣乐天,思维活跃,观点独特。“别人当垃圾扔的各种废旧设备,在他眼里都是宝,改改造,升升级,重新组装一轮,垃圾还真给他弄成了宝。”在刘秀雄看来,身边的每件事物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都蕴含着待开发的正能量。在他30年扎根一线的摸爬滚打中,已经多次验证了这一点。

  1986年,刘秀雄从广西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柳州供电局工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善于思考,做事主动,入职不到三年,就以熟练的技术本领,担任了高压试验班副班长,成为柳州供电局最年轻的副班长。1991年,检修工区成立电缆专业班组,成立之初,班组技术力量薄弱,刘秀雄自制交直流耐压设备及核相仪,带领班组员工完成了将近十年柳州供电局所有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2013年,刘秀雄走上了输电管理所输电电缆班班长的岗位,同时担任柳州供电局“黎玉庭劳模创新工作室”副组长,他将工作现场变为创新创效战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工作起来很有瘾,好像摆弄他那些设备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刘秀雄的妻子韦拥艳说。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刘秀雄在研发“管道电缆护层故障定点装置”这个国际首创的发明项目时,创造性地将家用清洁工具加以改造,完美攻克技术难关。“也只有他,才会把厨房打扫卫生用的钢丝球都用上。”同事梁洛耕说。

  据介绍,输电电缆护层故障查找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难题。刘秀雄带领劳模工作室研发团队,应用故障点前后输入物理量的变化,通过接收装置进行磁场量化,根据量化值,将故障锁定在了一个极小范围或直接定点;如果是管内故障,则可通过其研发的“管道电缆护层故障定点装置”进行精确定点。刘秀雄及其研发团队发明的新方法接线极其简单,任何一个电缆工都能完成接收器的操作及数据判断,故障排查时间也缩短到原方法的四分之一,得出的结果稳定有效,属国内外首创。

  针对110千伏架空线绝缘化问题,刘秀雄通过多年电缆试验的经验,提出了交联聚乙烯绝缘介质与铝合金导线相合的方式,研制出110千伏电压等级的绝缘导线,初步可行性已通过,目前正在进行最后认证,一旦通过,能有效缓解目前电网面临的线树矛盾、山火、外力破坏、城市走廊不足等异常尖锐的矛盾。

  靠着开拓创新的思维和拼搏的劲头,刘秀雄先后与创客团队共同开发直流试送仪、1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电缆等技术成果,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

  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刘秀雄还将他的科研热情,淋漓尽致地搬到了生活中。上初中的女儿搞不清楚物理课上的动滑轮、定滑轮,他就动手组装滑轮车组,现场试验,不到10分钟,女儿对课本上的知识学会了融会贯通。现在,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物理实验室,经常动手做些小改造、小发明。刘秀雄还特别酷爱运动,尤其冬泳和骑马,他定期进行,坚持多年,“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感觉,挺爽的。”


  柳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带电班班长 广西电网公司三级技能专家 陈永红 资料图

  跨界的“偷懒”专家——陈永红

  陈永红是柳州供电局输电带电班班长,是电力行业中一名普通的外线工。但他发明的“更换500千伏直线塔双绝缘子串导线侧第一片绝缘子专用卡具”、“输电线路杆塔绝缘放电闪络批示器”让他在业内小有名气。

  外线工主要从事高低压线路的架设、检修和运行维护等,需要长期在户外甚至是野外作业。“人家说‘有女不嫁外线郎’,讲的就是我们这些人。”陈永红说,外线工户外作业,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艰苦程度自然不用说,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几十年来,他不但不害怕,相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干一行爱一行,不但掌握了带电作业的先进经验,还在岗位磨炼中,一步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带电作业专家。

  “干了30年的活,自然就学会了‘偷懒’。”但陈永红说的“偷懒”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积极创造。在他眼里,世界上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提效减负。从他发明的“输电线路杆塔绝缘放电闪络批示器”可窥一斑:雷电击中绝缘子会造成跳闸断电,这时,抢修人员就要爬上一个个铁塔电杆,逐一排查被击中的绝缘子。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一个片区的输电线路绵延十几公里,有些地方不通车,只能步行。就算找到了,肉眼还不一定能看出来。如何让故障点直观地表现出来?陈永红利用“敏感”的保险丝和一根铁管,制作出了输电线路杆塔绝缘放电闪络指示器。只要雷击绝缘子,牵制铁管平衡的保险丝就会被烧断,铁管失去平衡就会立起来,“不用再爬到塔上去看绝缘子,直接在塔下肉眼就能看到铁管立起来。这个指示器成本低,制作简单,还能免维护,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安全性。”

  更换500千伏线路直线塔双串导线侧第一片绝缘子从前没有专用卡具,单单是用于更换的施工工具就有100多公斤,扛着它上山上塔去安装,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陈永红走访了很多地方,问了专业人士,都没有好的办法。既然没有好的办法,就自己想办法。他翻图纸查资料,反复现场测量、收集数据,与班组成员讨论、研究,最终设计出一款专用于更换的卡具。“以前要六七个人花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 ,现在两个人协同作业40分钟就可以完成更换。”这个卡具轻便,一个人就可以提着上下。目前,该成果已在500千伏岩沙线上成功运用。

  陈永红带领班组员工大胆先行先试,开创了输电带电领域多个“第一”,比如组织开展广西电网公司系统首次夜间带电作业、首次带电更换杆顶跨越带电导线上方锈蚀外角拉线、首次带电安装维修覆冰在线监测系统。最近,他对于施工中常常陷入泥坑中的车子,又有了一些脑洞大开的想法:他想要制作一个类似弹簧一样的装置,能够把陷入泥里的车自动弹出来。由此,他又得了个外号——跨界的“偷懒”专家。